平昌法院驷马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人民法庭靠近乡村、贴近群众的区位优势,紧扣群众司法需求。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体系,全力护航辖区产业发展,不断提升为民解纷、为民解忧能力和本领。
强化党建引领,聚力服务群众
坚持“党建+队建+审判”工作思路,将党建作为法庭发展引擎,实现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、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互促共融。
在法庭设置学习室,不定期组织庭内干警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,就“党纪学习教育”“枫桥式人民法院创建”等主题开展学习研讨,重视庭内干警的思想教育工作。
通过集中交流、谈心谈话等方式提升思想认识,形成全庭干警凝心聚力、奋力作为、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,自觉将学习成果融入法庭工作实践,提升司法服务质效。
强化司法服务,护航企业发展
围绕驷马镇华油中蓝支柱企业,主动加强与辖区党委政府、园区管委会协调对接,定期走访企业、把脉会诊,细化法治服务企业清单,帮助解决法律问题。
结合辖区企业劳动争议、合同纠纷等类型案件多发频发现状,发出涉诉风险提示,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并组织企业座谈,与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。
设置园区巡回审理点,积极开展巡回审理,有力营造法治化发展氛围,让驷马液化天然气特色小镇品牌越擦越亮。
强化协调联动,共筑法治防线
积极探索“法庭+”协调联动模式,化被动审理为主动治理。严格落实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的指示精神,主动融入地方党委政府指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。
加强与辖区村居、行业打通纠纷调处渠道力度,会同乡镇综治中心、司法所、人民调解组织等基层解纷力量吸收“乡贤五老”、村社干部、法律工作者等人才加入到人民调解组织中,今年来化解矛盾纠纷共计30余件。
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纠纷专业性优势,主动开展对人民调解员、村社干部的法律培训,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和调处纠纷能力,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多元、有序化解。
强化普法宣传,营造守法氛围
不断创新普法模式,着力提升普法宣传教育效果。坚持“法官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原则,与辖区乡镇司法所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,设置巡回办案点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通过巡回审理、以案说法、送法进村社等方式,以释法明理的方式回应群众关切,以鲜活的案例培育民众法治意识、法治思维,将法庭搬到田野间、屋檐下、村委会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理念,审理一件案,以身边人、身边事,教育一方人。
结合“一镇(街)一法官司法服务跑团”活动,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民间借贷、婚姻家事、农村建房、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问题,深入田间地头、车间厂房、辖区学校进行法治宣讲,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。